新年伊始,在即将过去的2011年,中国的电商业经历了大起大落的一年,淘宝伤城、电商骗局、团购过冬等等消极讯息传递着中国电商动荡不安的现状。作为电商重要组成部分的快递业,前进之路也是坎坷曲折。爆仓事件频传,快递涨价热潮轰烈上演。然而,即使两者发展磨难重重,也难掩其规模不断膨胀之势。
2012年,中国快递业即将进入全新的纪元。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,信息化、国际化的发展提供巨大的市场契机,2012年快递业将会保持高速的增长态势。邮政局紧锣密鼓进行的受理外资准入工作,预示着2012年国有、民营、外资企业竞争的时代到来。我国快递业经过20多年以来的发展,前进道路上虽有无限希望,却也充满深刻的隐患。
一、快递与电商发展的不平衡。快递业的发展与电商前景休戚相关,但是物流配送的滞后严重制约电商的状况越来越显著。电商在国内尚属新兴行业,没有过多的政策措施制约,发展环境相对宽松;而民营快递业发轫于国企的夹缝之中,受制于政策的不确定性,发展壮大的道路上可谓困难重重。要“做中国的联邦快递”的宅急送,口号喊到如今,也没有一架自己的飞机,而联邦快递的机队则近700架。
二、快递行业间的恶性竞争。目前我国快递企业上万家,除邮政、四通一达等等网点分布比较广泛的企业之外,实力规模相对较弱的快递物流公司数不胜数。为求生存,往往选择打价格战这一方式,通过压低运价来获取更多的订单。资金无法满足设施改善、服务标准等要求,逐渐陷入恶性循环。
三、网店对快递企业的挤压。有如淘宝众多的小卖家生意,自身盈利空间本就狭窄,因为商品与运费的相互捆绑,导致绝大部分的卖家靠挣取运费差价生存。国内许多大型电商网站往往都有自己合作的快递公司,其中的一些标准、要求限制也就意味着排他性,快递企业的实力、服务水平参差不齐,构建大网络大物流的目标就会越远。
四、快递涨价服务不涨。旺季提价似乎成了快递业不成文的规定,今年继国庆前后的涨价潮之后,“双十一”“双十二”又迎来新一轮的的热潮。临近年末,货件井喷式的增加导致营运压力变大,而节日间工人工资的提高、快递人员难聘等一系列矛盾激化,涨价也在所难免。为提高实际收益而涨价致使商家与消费者怨声连连,但快递服务没有及时提高,遭投诉后订单量下降,可谓得不偿失。
五、电商自建物流前途渺茫。自建物流是2011年电商流行的趋势,继京东、凡客模式得到业界认可后,一众电商开始跃跃欲试,但这不是所有商家都能承受的,没大量的资金支持,自建物流就犹如空中楼阁般不切实际。但是无论京东、凡客配备的物流体系都需要自身电商业务的支撑,因为它们不像第三方物流拥有更多的选择权和自由度。正如乐淘的负责人就表示不太可能将配送外包给他们,因为害怕自己的用户信息被拿走。
快递物流弊端解决途径及未来发展趋势
快递业经历20多年以来的长足发展,问题解决不是一朝一夕,也不可能剪草根除。但是在可行性方面而言,这是举措是快递业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。
一、统一标准,提高服务水平。向用户提供优质服务是快递业的必由之路,近期涨价潮之后,随之而来的是大量的投诉。根据邮政局数据,11月消费者关于快递业务的申诉7272件,环比增长56.8%;继快递协会发布“节日歇人不歇业”的服务指导规范后,依然有许多网点照旧关闭。这些现象,大多数快递公司也表示无奈。快递服务不是点而是一条线,接货人、中间调度、送货员,开端再好送达的环节服务不到位,都会影响消费者的体验。且众多的快递网点多数为民营企业公司名下的加盟商、承包商,他们对自己的经营权有较大的自主性,对总公司传达的信息执行力不够。若不加规范,这些问题只会越积越多变成快递业的顽疾,统一标准,提高服务水平的要求亟待提上日程。
二、重视品牌建设和用户体验。企业形象发挥的商业作用不言自明,诸多商家也在不断努力寻求个性化的物流服务。11月份麦考林宣布在1000多个城市实现货到付款上门退货等业务,开通一系列短信通知来增加用户满意度,12月份又投用带有其公司标志的卡通送货员服务。不论怎样的大玩“个性”,目的都是树立其品牌形象,在客户心中留下深刻印象。
三、诚信建设。诚信是物流业发展的基石,加快快递业的诚信服务体系完善是必然趋势。无论是电商还是快递公司,诚信是企业生存的前提。国内许多快递公司实行加盟制,由于监管不力,骗货丢货的现象时有发生。淘宝在去年6月就推出了“物流宝”平台,推出货物全程跟踪、司机身份核查等功能;还有中国物通网推出的“物信通”业务,借第三方权威来认证企业资质等,都是物流平台致力实现诚信而作出的不断努力和尝试。
四、业内外重组或成出路。电商自建物流案例或有成功案例,但更多的专家人士分析认为,这只是我国产业转型期、社会化程度不高的阶段时不得已的选择。自建物流或成趋势,但独立单干的难度较大,必须有电商业务盈利发展为前提。相对自建物流,第三方物流的整合则更有可行性。2011年6月,中国邮政局便发布了促进快递企业兼并重组的意见,2005-2011年中国物流行业已披露的并购事件达30多起。相关快递法规的出台,对从事物流行业的企业设定的门槛增高,也使许多中小企业走上被并购的道路。
五、加快信息系统实施、完善配送网络。我国的物流基础设施相对薄弱,布局不尽合理。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,偏远松散地区网点的涉及,都是未来几年我国快递物流集中发力之处。
服务热线:13779959220
电子邮箱:476040343@qq.com
联系地址:厦门市湖里区殿前二路